亚当· 图兹:加沙饥荒是一场谋杀

任何回避以色列政府对加沙地带200万民众陷入大规模饥荒所应负直接责任的人,都是这场历史性罪行的同谋。

亚当· 图兹:加沙饥荒是一场谋杀
Photo by Emad El Byed / Unsplash

 【编者按】欢迎来到「图说政经Chartbook」。这里是由知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兹(Adam Tooze)主理的Chartbook的中文版,经图兹教授本人授权。Chartbook是当今英文世界最具影响力的Newsletter之一,每周定期更新,用图表解读全球政经世界的激流与暗涌。

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加沙的50万巴勒斯坦人正处于饥荒边缘,并强调停火是扩大对这片被围困地区的援助的唯一途径。图兹指出,加沙大饥荒并不是一场偶发的人道危机——以色列正将饥荒作为武器,迫使巴勒斯坦社会走向瓦解。将加沙的处境放进全球饥荒地图中,足以揭示其特殊性:这是当代世界罕见的、由一个富裕国家以政策手段直接制造的全面饥荒。

本文英文版发布于2025年7月27日。

作者:亚当·图兹

译者:王晓菲

责任编辑:高铂宁


数月以来,一个事实已无可争议:以色列政府、军方、政界与社会的部分群体,以及其境外的帮凶,一直在蓄意使加沙地带民众陷入饥饿,意在迫使他们要么逃离家园,要么在日益加剧的苦难中走向痛苦的死亡。早在2023年,便已有确凿证据显示此乃蓄意为之,显然已构成提起种族灭绝指控的依据。

那些自诩为“以色列捍卫者”的人往往急于辩称,加沙事实上存在“供粮行动”。然而,饥荒史研究兼援助专家亚历克斯·德瓦尔(Alex de Waal)在《卫报》撰文犀利指出:

“以色列设立的食物发放点不仅是死亡陷阱,更是用来开脱罪责的托辞……加沙的人道援助体系,犹如站在一片大池塘边缘,朝濒死的鱼群抛撒面包屑——谁能真正吃到那些口粮?”

至于所谓的空投食品,无非是这套伪善机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饥饿实施种族清洗,才是这一政策的真正本质。

任何有志于了解饥荒如何被作为政治武器加以运用的人,都不妨参阅德瓦尔就此议题撰写的那部令人痛心的历史著作。

正如德瓦尔所指出的,蓄意制造的饥饿曾是拉斐尔·莱姆金(Raphael Lemkin)最初提出“种族灭绝”这一概念时所关注的核心,源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纳粹占领波兰期间的暴行。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要素却在我们对20世纪种种暴行的认知中逐渐被边缘化。

起初决定跳出亚洲的视角撰写此文时,我原本打算基于德瓦尔的著作写一篇“历史性”的评述。但我很快意识到,自己此刻无法承受那段历史所带来的情绪冲击。现在,并不是故作深思、沉溺于历史类比的政治辩论的时候。我们必须直面当下正在发生的暴行。

为了回应关于以色列的一种常见辩护,有必要说明:显然,加沙并非2025年夏季唯一出现苦难与饥饿的地区;饥饿被当作政治手段加以运用的情况,也不止出现在加沙。

参与过相关讨论的人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除非你愿意同时讨论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暴行,否则就别批评以色列,也不要提及其政府的政策。”

这种论调令人困惑,以色列经常强调自己的特殊地位——在纳粹大屠杀以后建国,并坚称那段历史的绝对独特性。不过,本文无意陷入这种充满混淆与恶意的争论之中,而是试图把批评提升到更普适的层面。让我们将以色列政府在加沙的政策,置于当下全球苦难、战争与饥荒的整体图景中加以考察。

凡对这一问题有严肃关切、而非刻意混淆视听者,均可参考由联合国粮农组织(UN FAO)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me)整理的全球“饥饿热点地区”概览。

以下为2025年夏季全球突发性饥饿的预测地图。令人震惊的是,除加沙之外,今年夏季全球仍有约1.52亿人面临严重的饥饿与饥荒风险。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亚洲范围内,缅甸是唯一的主要热点地区。

武装冲突是这些地区苦难的共同诱因。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粮食计划署指出:

苏丹、巴勒斯坦、南苏丹、海地和马里仍处于最高关注级别,亟需最紧迫的援助。也门、刚果民主共和国、缅甸和尼日利亚则被列为极高关注度的热点地区,需要采取紧急行动以拯救生命、维持生计并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其他热点地区还包括布基纳法索、乍得、索马里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在13个热点地区中,武装暴力是其中12个地区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所有最高关注级别的热点地区,广泛且不断升级的武装暴力正导致粮食安全状况恶化,造成受影响区域陷入灾难性阶段——即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或协调框架(CH)第5阶段。
在苏丹,由于冲突持续和歉收季节临近,饥荒状态(IPC第5阶段)可能持续存在。在加沙地带,由于长期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及人道机构无法提供充足援助,饥荒风险日益加剧。在南苏丹,地方暴力和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宏观经济挑战和洪涝风险。在海地,创纪录的帮派暴力和动荡局势引发大规模流离失所,阻碍人道主义行动,导致太子港都市区流离失所人群陷入灾难性粮食不安全境地。在马里,北部和中部地区的持续冲突和极高的人道主义准入通行限制,继续破坏当地粮食系统并阻碍援助实施。

这种表述,至少可以说措辞相当委婉。

苏丹、南苏丹、缅甸、刚果(金)深陷内战泥潭,海地则陷入无政府状态。上述所有局势均可被合理界定为多重危机区域(zones of polycrisis),或者是长期贫困地区(如尼日利亚北部)——而贫困问题本身就需要更深入的解释。

相比之下,加沙地带酿成饥荒的 “旷日持久且大规模军事行动”,绝非所谓“危机”的体现。而是以色列这一富裕且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精心策划的行动。以色列完全掌控加沙的粮食供应,却刻意将其“调控”至极端匮乏的水平。与此同时,海水淡化厂遭智能炸弹精准摧毁,烹饪燃料全面断绝。以色列发动加沙军事行动期间,始终获得美国政界主流及欧洲多国高调的公开声援。此类行动绝非阿联酋在苏丹那种隐蔽干预,而是被公然标榜为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援助计划”。

近几个月来,巴勒斯坦儿童饿死的画面令欧美政治建制派 “深感困扰”。为逃避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加沙的惨状绝非所谓“危机”所致,而是以色列蓄意谋划的结果——他们不约而同地搬出一套荒诞的的委婉说辞。

参议员科里·布克@SenBooker
目睹加沙平民——特别是儿童、妇女、病患与老人——深陷灾难性饥饿与苦难,令人心碎。必须立即大幅激增救生资源以应对加沙危机,包括亟需的食物、饮水、药品及针对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性食品。确保人道援助抵达最紧急需求者,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责任。
“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的策略已然失效。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防止物资被哈马斯截留的同时,向该地区饱和式投放援助。每延迟一刻都将牺牲更多生命,并对儿童、孕妇和其他平民的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化解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这是拯救生命、削弱哈马斯势力、解救所有剩余人质、巩固以色列安全防卫并最终结束战争的必经之路。这些目标彼此之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
2025年7月27日上午6:43 · 65.87万次查看

欧美政客们讳莫如深的事实,恰恰是以色列《国土报》每天在头版标题中直书的内容:

本周三下午前,以色列已饿死43人,加沙战争进入致命新阶段对以色列决策层而言,加沙地带的饥荒自战争爆发首日便已是蓄谋之举

在加沙,饥饿致死并非某种晦暗、无名、混沌“危机”的意外附带后果,而是以色列政府蓄意政策的直接结果——一个高度发达国家动用自身资源,意在使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无法生存。

全球范围内,有11个地区面临严重饥饿风险的人口规模超过加沙。但从更广泛的全球饥荒版图来看,这并非意味着加沙的处境是“正常”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这场大规模饥荒是由一个强大国家——一个普遍被视为“发达经济体”俱乐部成员的强国(以色列)——的蓄意政策所导致的,加沙在2025年夏季所遭受的苦难,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饥荒状况迥然不同。

仅需询问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口受影响的比例,便可凸显其特殊性

在评估任何大规模杀戮的蓄意程度时,人口受影响的比例都是一个关键指标。例如,人们常引用这一指标来区分纳粹占领波兰期间对犹太人实施的屠杀与对非犹太裔波兰人实施的屠杀。尽管这两场屠杀都极其残酷,但纳粹对波兰犹太人的灭绝行动,从一开始就明确以彻底根除为目标。

2025年,全球饥饿热点地区面临风险的人口比例是多少?

在尼日利亚(主要集中在北部),面临风险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在缅甸和刚果(金),这一比例约为四分之一。在也门、苏丹、南苏丹和海地——这些常被援引以论证以色列是否适用“特殊标准”的地区——面临风险的人口比例在49%至57%之间。加沙的比例则为100%,饥荒威胁覆盖全部人口。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指出:

根据2025年5月发布的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分析,预计2025年5月至9月期间,加沙地带全部人口(约210万人)将陷入“危机”级别的或更严重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状态(IPC第3阶段及以上)。其中47万人处于“灾难级”(IPC第5阶段),逾100万人处于“紧急”状态(IPC第4阶段)。即便允许必要的物资进入,供应的数量、分发机制及时间安排仍可能不足以阻止饥荒快速且失控地爆发。由于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关键因素持续恶化,担忧情绪依然高涨。当地家庭愈发采取极端应对策略,包括捡拾垃圾换取食物。观察显示,当地社会秩序正在崩溃。

全民无一例外地陷入饥饿状态是极为罕见的。毫无疑问,当地的实际情况仍存在着联合国统计所无法反映的的不平等与阶层差异。然而,这一调查结果再次凸显加沙的特殊处境:这是一座被围困的城、一座监狱、一处隔离区。而在这一封闭空间之内,正在施加着骇人听闻的压迫。

正如德瓦尔所言:

当一个社群陷入集体饥荒时,会出现罕见而可怖的景象。饥荒不仅是身体日渐衰竭的生理过程,它更标志着社会根基的崩塌。饥荒就是人们在垃圾堆中觅食;是女性不得不隐藏食物、躲避饥饿亲属的目光偷偷烹饪;饥荒就是一家人变卖祖母的首饰,换来仅够吃一顿的口粮,脸上只剩下麻木的空洞与呆滞的眼神。这就是当人类如动物般争抢食物时所发生的堕落、羞辱、耻辱,甚至非人化的现象。任何统计数据都不可能捕捉到这种现实……
我们正在目睹的社会崩溃、对人类尊严的践踏,绝非以色列暴行衍生的副产品,而是其罪行的核心:彻底摧毁巴勒斯坦社会

任何回避以色列政府对加沙地带200万民众陷入大规模饥荒所应负直接责任的人,任何以“危机”等措辞掩盖事实的人,都是这场历史性罪行的同谋。

订阅 图说政经Chartbook | 亚当·图兹的每周通讯中文版

现在订阅,获取定期更新的时事通讯。
jamie@example.com
订阅